模仿和原创的意义----户外装备的DIY精神与产权意识
来源: 转载   发布时间: 2013-01-10 12:59   2203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装备商城
最初写这篇文章的想法是在今年三月份的北京ispo展会上。那时看到国外的一些顶级的户外运动装备与国内运动装备产品对比起来看,设计水平存在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因而有感而发写了点东西,写了一半,很肤浅,实在不好意思发到网上丢人去。因为一直觉得知识产权这个话题虽然冠冕堂皇,不过在中国谈这个话题好像有点不靠边。今年的四月份是知识产权月,媒体似乎对商标和版权之类的侵权诉讼格外关注,在报道这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很多媒体格外不遗余力,那段时间这些信息铺天盖地,听多了看多了这方面的报道自然而然的也有了些自己的看法。直到不久前,在网上看了一段录播的对话节目(好像是去年拍的),这期节目邀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领导和一些在知识产权取得了成功的企业领导座谈,其中不乏一些凭借自主知识产权从小作大的企业,甚至有些企业凭借着这些设计最终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联想到国内的运动装备设计水平的现状,让本人有颇多感慨,也顾不上丢人了,起个话题,让有这方面能力的朋友多思考一些,有所启发当然好,没有就当是乱弹好了。

  模仿和原创的意义

  这期节目的谈话内容是:中国制造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中国设计。

  目前世界上很多占据高端市场的服装鞋帽等小商品都是中国制造。我国的有很多加工企业,他们为世界上的一些知名品牌加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我国沿海一代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基地之一,甚至被称之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上最精良的加工设备和管理人才,同时还拥有最廉价的劳动力。这样以来成就了一些企业,他们靠着加工产品发展了起来。贴牌加工,作外单,挣外汇。而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这也似乎是民族工业的悲哀,他们虽然拥有着先进的加工工艺却没有自主研发的产品,无法生产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即便生产出来了也会很快的死掉。这是因为无论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推广手段都没有跟上,单靠模仿的产品终究成不了气候。

  而我们知道国外很多的公司包括500强在内的一些企业都会采用一种被称之为哑铃式结构的产业模式,即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在产品研发和推广销售上,而将利润率最低却最繁杂的加工工作放在一些工业化生产比较发达的而劳动力比较低的地区加工,如果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世界工厂这个称呼就显得有些讽刺的意味了。

  所以说一个品牌能否作起来创新和推广都非常重要,创新这个环节抓好了会让你有新的产品投入市场。那些从小作大的企业,由于资金和实力的差距,其赖以生存的资本就是要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除非你的产品像英特尔奔腾处理器那样全天下也找不出几个仿得出来的人,否则只要产品一投入市场用不了两天就会出现一大堆仿品,大伙全都学会了,有些仿品比正品还好。仿品来得这么容易,那还有谁会去费那么大的劲去搞研发呢?

  户外行业的创造性和产业化道路

  户外行业在国内发展了这么些年无疑也成为了一项产业,可是看看这个所谓的产业,市场上国产的品牌不少,真正占据高端的却一个也没有,真正优秀的设计思路都被国外的品牌垄断着,国产的品牌都是只能模仿和采用已经过时了设计理念,很少有独特的设计思路,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我国的户外运动起步得晚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承认这个事实,但要知道,学生不是要永远走在老师身后的。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沿着前人的足迹追赶的时候你也许很难超越他,而当你转过身去探索另一条道路的时候,那个所谓前人说不定已经被你甩在身后了。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户外运动对于人们在野外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一个大的课堂,很多的东西学校里学一辈子都学不到的。所以在这项运动的参与者之中不乏一些有创意的,有灵感的朋友,他们思路新颖不拘于传统,往往非常简单的处理却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今年的ispo展会暨亚洲户外论坛所专为户外用品设计原创而设置了金犀牛产品设计奖项,我个人认为这个奖项的设置对于中国户外行业意义非凡,它起码标志着国内的户外产品的设计进入了一个个性化的时代,人们出行的装备的选择将不再局限在做工精良的工业化产品了,而是可以选择进行自我设计充满了DIY精神并具有极强实用性的作品。自己动手,自己改良,其产品性能甚至超越了很多的工业化产品。这个奖项的设置让DIY高手也有机会向广大爱好者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同专业设计人员的创意PK,让专家来评判,让厂商发现新思路,最终让广大驴友们受益。

  从今年金犀牛装备设计提名的奖项来看除了最终获奖的产品高山自救装备非常专业之外,其余几项提名的设计者均为普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从他们的产品设计角度来看无一不体现了户外的DIY精神,产品结构或理念都极为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解决了很多现有装备都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都是设计者本人在野外活动中针对实际面临过的问题时迸发而出的灵感,后经过反复的设计改良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产品和设计理念.

  而一件产品的出炉大体也离不开以下几点:

  1、设计者本人对户外运动的爱好了解并有相当深入的参与。并对产品性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灵感的来源往往是因为其曾经面临过的问题,对原有装备的不足进行改进的想法,为想出解决的办法开动脑筋,并建立解决的方案。

  3、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使之成型。

  以上几点基本上属于DIY产品出炉的要素,他离不开作者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动手能力,他们依靠自己的理念解决了户外运动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其成果凝结了设计者本人的智慧和努力,但这距离产品的产业化道路还有一定距离。非常有幸地在ispo展会现场和3D关节背包的设计者看见野玫瑰和超轻睡袋的设计者爱水电有过接触并交流了一些看法。并亲身体验了野玫瑰的3D关节背负系统,非常实用,很简单的结构原理却解决了很实际的问题。看见野玫瑰本人也对其设计的3D关节背包也进行了专利注册,我二人也曾就这一话题进行过探讨。由于其本人已注册了强氧这个品牌,并已投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市场上看到属于我们的驴友自主设计的产品了。产权是产品产业化的关键一步,DIY产品最终走向产业化道路首先要保护起自己的产权。有了自主的产权,才能向产业化道路靠近一步。

  可以说,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创新的核心就在于与众不同,往往一项产品的改进代表的不是单纯的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设计思路,一个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甚至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产品,简单的原理一旦有了实际作用,其意义就不能单从结构上来理解了。造纸印刷指南针的原理很复杂吗?但他的意义却远不像他的结构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装备方面,结构复杂与否往往不重要,甚至是越简单越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所以说真正需要保护的恰恰是那些看似简单却又体现出实用主义的产品。这也是户外DIY产品走产业化道路的必经之路。

  DIY分享精神与作产品的产权意识

  户外是一个分享快乐的地方,也会有朋友认为我本人设计就设计了,改装就改装了,不过是只想把自己设计的产品拿出和别人一起分享,并没有将其投产的念头,所以也不需要什么产权,但我要对这类的朋友说,把身外之物看得很淡并不能说明你的境界有多高,甚至可以说犯傻。这么作固然少了些世俗气,但并不是高明之举。除非你的产品不具备市场价值,否则的话你就给了投机者机会,你不能否认会有人看到其背后蕴藏的经济利益从而会据为己有。这种事不新鲜吧?天津那个卖包子的老店花了多少万才把狗不理这个商标买回来?早考虑到自己的商标产权问题何至于有这个损失?还有沃特,这个全美销量第三的运动品牌在中国的被抢注则让其损失了整个中国市场,这种案例随便上网一搜就是一大堆,我说,这其实都是活该,忽视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代价往往就是这样的,让你后悔都来不及。

  规则很重要,规则摆在这里,懂得运用规则的人不劳而获很容易,不会运用的人劳而不获白忙活一场那也是活该。人家可都用的是合法手段,也许会有人认为这都是投机取巧,但你甭管这合理不合理,只要人家合法,你就活该。真到有一天有人通过类似手段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灵感剥夺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悲哀。

  喜欢DIY的朋友们通常都会有不错的产品改进思路,说文雅一点这叫创意,但却不见得意识到你的创意具备的市场价值。意识到这一点应该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你们的创意说不准就是明天工厂里的产品,走上产业化道路,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你的设计灵感。

  除此之外,也同样希望国内的装备品牌商们的装备设计更务实一些,多一些原创,少一些模仿,或许也要再有那么一点DIY精神,给我们的广大驴友提供设计更完美的出行装备。如果有可能的话也要让市场上运动装备的标签上不再仅仅写着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