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联系我们
武汉天龙体育运动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27-86716212
手机号码:13006375381
传真号码:027-86716212
联系 QQ:17691650
邮 箱: huohuli027@126.com
官方网址:http://www.zglclub.com
公司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路团结大道1009号紫金苑2栋2门602室
瑶里行
我们是八点集合的,到九江时已是十二点多。几个部门书记带着浩浩荡荡的一大群女人在九江的餐厅里吃过了午饭,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总算是抵达了第一个景点“浮梁古县衙”。
穿过在开阔的蓝天下显出了几分庄严宏伟的牌坊,迎面是一本摊开的石书,紧跟着是由216块长1米、宽1.2米的青花瓷板连接而成的“历史文化长廊”,记载着浮梁一千多年来出现的重要人物和发生的重大事件。长廊有232米长,白底青花的玉带,笔直的伸向古老的城门楼,象一条朝圣的路,只是我们膜拜的是瓷都悠久的瓷文化和人文。在网上,有人说此衙门因审理过无数“冤假错”案而闻名,而不知这砌在古县衙门前的青花白瓷是否寄托了人们所向往的世道青白呢?
进了门楼,是黛瓦白墙的古建筑夹成的小街。色彩简洁而颇具棱角的徽式建筑静静地立在两侧,几乎没有什么游人,小街上一派闲散安祥的氛围,倒是我们的到来扰了这里的宁静。小街尽头,便是头门,接着是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一行四十多个女人很快的充斥了古县衙,尽情地摆着pose,书记们便不停的按动着手里的快门。而我,只找了几个僻静的角落,拍了几个不起眼的镜头。
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一行人就逛完了古县衙,又上了旅行车,四点多到了景德镇。女人们对物质的欲望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古县衙悠久的历史和隐藏的故事没能勾起她们的兴趣,景德镇精美的瓷器倒是引得她们留连忘返了。
大盒小盒的瓷器搬上车时,早已超过导游规定的集合时间将近一个小时了。好在这也是今天的最后一个行程,导游显然很想早点去宾馆吃饭休息,但却拿这些疯狂的物质女人们没可奈何。
第二日大早用过早点,我们出发去瑶里。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大规模的集体旅游,太多的限制和伧促的时间往往剥夺了旅途中最令人神往的探幽寻奇的乐趣,而似乎只是为了在生命的长河中刻下“到此一游”的印迹。是因了瑶里的吸引,才使我毅然成行。
瑶里,多么美丽的名字!无瑕美玉、琼浆玉液、歌舞升平的仙境,以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崔”的诗句……。网上介绍它的文章标题是“瑶里——人间失落的天堂”,我的遐想从这个名字铺展开去,再也收不回来了。
一路上的民居都带着浓郁的徽式风格,小小的窗子和高高的挡火墙,虽然看得出修建的年代并不久远,有的甚至是新建,却仍传承着古老的遗风。我注视窗外,期待着小镇的出现。
路修得不太好,几经颠簸后,我们看见了瑶河。宛如深祖母绿的绒布,向着远处席卷开去,初春之晨的淡淡雾气给这位沉静柔婉的女士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白色纱衣。有成群的白鹅在她怀里游,她也便因了这生命的气息而活泼生动起来。
沿着瑶河前行,不知过了多久,似乎到了一个集镇,人家渐渐多起来,对岸有一群房屋,依稀保持着完整的轮廓,却老旧得犹如千年留存下来的遗垓。虽然它的确象一个沧桑的老者,可我还是不敢确认它就是瑶里。在网上看到的图片拍的是夜景,红红黄黄的人家灯火在夜间墨绿的瑶河和山影中略微显出了几分璀璨,哪似眼前这般灰暗和破败。
看来它的确不是瑶里古镇,我们的车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一直前行,去了汪胡。简陋的木条钉出的山道仅容一人独行,于是人挨着人向山后绕去。转过这座山,仍是山,只是山势平缓的向远处连绵,视野开阔起来,早春的树木,枝叶并不茂盛,却是喜人的新绿。空气愈加清爽了,溪水欢快的流淌,潺潺地唱着歌。水间有朴拙的木制水车和小桥,颇具匠心地点缀在山水间,令人疑心是否有世外高人隐居于此。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汪胡的瀑布,只看到高高的崖壁上被瀑布浸蚀击打过的痕迹。
离开汪胡,我们去参观了原始的老窑,简陋的木棚里堆放着灰砖和器具,沿山而上挖出的龙窑象一道伤口,从山脚下横陈而上,是一派失了宠爱的荒凉,找不到当年的热闹和辉煌。很难想象古时的人竟是用这些简陋的器具烧出了享誉中外的瓷器,使得中国以瓷而名,景德镇亦成为了中国名瓷的代表。
沿原路返回了先前的集镇,才知道原来这里确实就是瑶里古镇。盼了一路,却并没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兴奋,眼前破败的老屋令人找不到中国古镇应有的神韵,只觉得颓废得令人有些失望。
河上有桥,很老的石桥。在桥的中央,导游让我们看河里的鱼。朝河里望去,果真有一条条肥硕的鱼在河里悠然游着。导游说,瑶河里的鱼是禁捕的,瑶里人相信鱼是通向阴间的生灵,因为这一迷信的说法,竟给了鱼们一个生存的天堂。难怪网上有人说“愿做瑶里幸福的鱼”,只是这评论写得太简短,我看了一下,却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现在才明白其中的原由。
河边的石上有人在洗衣,用木杵用力的击打,岁月便在这清脆的捣衣声中向后流淌,把我们带回了从前的时光。
是的,我们回到了从前的时光!穿行在狭窄的巷道里,怀着对岁月的肃穆,用指尖去触碰似乎就要腐溃的墙壁,还有那颜色深沉斑驳的木门。在敞开的门户里,我窥见光线昏暗的堂屋,只摆放了几件破旧简陋的家俱,因为空洞倒显出了宽敞。
镇上有寺庙,也有学校,我们还参观了陈毅故居。小镇的居民三三两两聚在巷口闲聊,和瑶河里的鱼儿一样悠闲自得,看来并不为生活的贫苦而烦恼。
这样的小镇,其实是应该独自来住上几日,每日里睡到自然醒,吃新鲜的蔬菜,捧本喜爱的书,采取一个懒散的姿态来读。读到倦了,便去老巷里信步走走,和淳朴的居民聊天,说不定还会收获几个感人的故事……
而我们的旅程已结束,我们告别了瑶里——这个因简单而幸福的古老小镇!